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桐柏县毛集镇光武村的冬桃种植便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范例。眼下正值冬桃成熟采收的黄金时节,在桐柏县毛集镇光武村的冬桃种植基地里,个大饱满、黄中带红的冬桃挂满指头。10月23日,南阳市广播电视台专程走进光武村冬桃种植基地,用镜头记录这份来自深秋的丰收喜悦,探寻冬桃撬动乡村振兴的密码。 “咱村桃种植基地面积3000多亩,有朱砂红、黄桃、毛蟠桃、油蟠桃等几十个品种,目前这里陆续成熟的是冬桃。”光武村支部书记孙长江一手提着果篮,一手小心翼翼地从枝头摘下熟透的冬桃。沉甸甸的冬桃被果袋悉心包裹,剥开袋子,饱满的果实泛着诱人的红晕,单果重量普遍达到七八两,最大的近一斤。种桃大户蔡会勤正和老伴一起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他的40多亩冬桃已进入采收旺季,不时有外地客商前来挑选进货,打包好的冬桃将销往全国各地 。 村民蔡玉芳正麻利地采摘冬桃,她的话道出了众多村民的心声:“家里有老人孩子走不开,桃园离得近,每天帮着摘摘桃,挣个百十块,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据悉,光武村之前是一个贫困村,有174户贫困户,为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村里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优先给贫困户发放桃苗,经过几年的发展,光武村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完整的桃产业链,桃产业已成为光武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 镜头定格村民采摘时的笑脸,这份来自桐柏山区的“甜蜜”,早已不止是一枚冬桃的滋味,也展现了光武村冬桃产业的发展成效,展现了特色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的鲜活动能,为更多县域发展特色富民产业、走好乡村振兴路,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光武经验”。(岳文柯 孙新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