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始终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抓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定向好。为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7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这是促进“十四五”后三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的战略部署。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陶岔取水口及总干渠河南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标准,纳入国家考核的62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水质全部达到目标要求。洛阳伊洛河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主动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建成全国首个省级地下水“双源”监控预警平台,弥补了生态环境部门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空白”,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周口市淮阳区适合平原农区“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的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协同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今年 1至10月,全省160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占81.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的城市中,1-10月份,河南省4个,比1-3月份减少6个,比去年同期减少2个。 在碳排放最为集中的能源与工业领域,全面加快绿色化转型。截至今年10月,全省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450万千瓦,累计装机6376万千瓦。煤电项目布局不断优化,完成6台煤电机组295万千瓦改造。同时,共有15家钢铁企业、62家水泥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3年谋划实施的229个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前三季度已完成年度投资的76%。 在碳排放较高的交通运输领域,想方设法促进绿色化发展。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29.2万辆,城市建成区公交车新能源比例达到95.6%、出租车新能源比例达到45.1%、环卫车新能源比例达到44.7%。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截至三季度末,全省铁路货运累计发送量8669万吨,到达量14997万吨。全省内河航道水路累计货运量3733万吨,同比增长15.37%。 为了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压推进。全省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在黑臭水体消除行动方面,省辖市黑臭水体持续清零,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加快推进,周口、平顶山、漯河3个省辖市成功申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全省坚持不懈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105项整改任务已完成95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1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4个,进展顺利。 下一步,全省将围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的目标与任务,持续加压推进,强化考核问责,加强督察督导,深化联动发力,集聚全社会力量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加快经济社会绿色化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