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绿色引领、生态高效的发展目标,以林长制为主抓手,积极探索“林长制+特色产业”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月季为主的种苗花卉和以山桐子为主的特色经济林,赋能全区林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了由林业生态建设向乡村振兴转变,使宛城区的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林长推动,助力林业经济产业 强化组织领导。宛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落实林长制作为加强林业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对于宛城区山桐子和月季等林业产业发展工作,定期召开区级林长会议、区级林长专题会议,听取林长制工作情况汇报,常态化研判推进工作。结合宛城林业工作实际,明确工作推进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签发了总林长令,部署推进相关工作。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 健全基层网格。从严要求相关乡镇严格按照省、市、区三级林长工作方案要求,根据资源状况、行政区划、功能分区,科学设置基层网格,建立林业产业工作专职护林员等网格监管体系,将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员,做到网格管理,实现纵向责任成体系、横向监管全覆盖。实现“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良好工作局面。 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林长制+”机制,创新推行“林长+公安局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等工作模式,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防联控等机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在企业流转土地、整地用工、建设发展、抚育管护等林业产业发展全过程形成林草湿等生态资源的协同保护合力。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宣传林长制,形成人人支持、积极参与,自觉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增强资源管护。积极推行实施林长制,根据资源状况、行政区划、功能分区,科学设置林业产业项目管理网格,建立林业产业项目“四员”网格监管体系,将责任细化到具体人员,做到“网格管理”,实现纵向责任成体系、横向监管全覆盖。统筹乡镇林站、重点林业产业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并鼓励林业产业发展企业积极参与,将企业工作人员分别明确技术员、护林员等工作岗位,明确林木管护的责任主体,通过引导企业、大户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安排附近村庄务工人员进行日常管护等方式,克服“重造轻管”现象,变“重造轻管”为“造管并重、以管为主”,确保有地造林育苗、有人造林育苗、有人管护,做到造林育苗一片成活一片,成功探索出了平原地区市场化科学发展林业产业、长效管护、健康运营的新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区政府林长办按照“政府主导、项目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思路,努力提升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出台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筹措造林绿化地租和新造林苗木补助资金、引进社会资本、申请专项债等形式,大力扶持月季产业和地方名优特果品经济林发展,不断调优林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增强产出能力,促进特色林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带动广大林农增收致富。充分发挥林长抓手、协调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让花卉苗木等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科学规划 有序发展山桐子产业 宛城区以“生态优先、市场主导、因地种植、长远规划”的原则,依托黄台岗镇范蠡村紧邻白河、水资源充足的地理位置优势,科学编制山桐子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更新老化林地等项目发展山桐子产业,建设高产、高效的山桐子产业示范基地,带动标准化种植,精选适宜宛城气候特点的“豫济”山桐子为主要示范种植品种,通过套种山桐子小苗等经济作物实现以短养长、立体发展,建设了育种基地、育苗基地、展示基地、加工基地、产学研基地等五大功能区,以良种繁育为重点,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良种化高效生产为目标,以现代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持续做好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良种收集选育、母本园建设等工作,推动山桐子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多元化、专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先行先试建成示范种植基地1500余亩,其中,育苗基地800亩、展示林基地700亩。并通过“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村级组织为依托,集中流转农户林地,组织农户参与山桐子产业种植、管护等工作,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带动群众增收 20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山桐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 建设大型月季生产基地 宛城区把月季花卉产业作为民生产业、绿色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高质量打造生态富民特色产业,全面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瓦店镇来庄村建成大型古桩月季生产基地,总规模800余亩,累计投资2100万元,基地建设塑料大棚8座、小棚80余座,种植大型古桩月季1200棵、中小树状月季6万棵,年产值可达2800万元。基地内的古桩月季树采用野生蔷薇为砧木,选用最优良的月季品种嫁接而成,大多是百年以上的树龄,枝干造型新奇,花色层次分明,有红、粉、橙、黄、白,艺术性何观赏性兼具,在国际上极为罕见,是花卉中的一朵奇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基地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岗位、创业支持、旅游带动等模式,常年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旺季可达200多个,并为20名劳动力提供稳定就业。为保障月季产业蓬勃发展,来庄村成立了月季产业联合党支部,确定了就业服务、土地流转、电商推广、旅游观光四项主要职责,利用电商推广打开销路,以旅游观光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构建起了以月季种植为主导、旅游观光为延伸的特色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月季绽放出美丽的“富农”之花。 下一步宛城区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实质和内涵,以全面推行和落实“林长制”为抓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常建平 宋海龙 张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