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南阳 查看内容

方城县二郎庙: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24-3-7 17:07| 查看: 3252| 评论: 0

今日的二郎庙,让更多的城里人走进乡村,让更多的孩子亲近乡村,让更多的产业落户乡村。去年以来,方城县二郎庙镇以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狠抓工作落实,主动作为,以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交出喜人答卷。

强化规划引领,谋划“十四五”蓝图。二郎庙镇位于方城县东南部,地处方城、社旗两县结合部,一山两岗,三河流脉,分属江淮,气候温润,有着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镇党委政府紧盯“旅游+林果花卉种植”乡村振兴综合片区建设目标,确立了“一线三区两业”的总体规划:持续打造鲁姚路大乘路沿线望花湖片区、乘德片区、万亩花海片区,发展壮大生态旅游、林果花卉种植两大产业。构建了乡村振兴新格局,推动了文旅经济高水平发展。

深挖旅游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充分挖掘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望花湖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为契机,发掘望花湖花哥、花姐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打造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对坐落在大乘山深处的千年古刹普严禅寺进行维修重建,擦亮“中原佛山”金字招牌。二是深入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二郎庙镇庄科村霸王山上兵营相传为楚汉争霸时项羽兵营驻地,山巔处还有霸王井、古寨基、围马场等遗迹。陈庄也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里。同时,借助“一村一品”建设项目,充分挖掘境内村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西吴沟村依托村内独特的石头景观和历史文化传说,恢复吴沟寨、善德井、学堂书屋等一系列村庄文化项目,开办民俗博物馆,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将西吴沟村成功打造成省级传统村落、省级森林村庄、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三是大力开展文化进景区活动。将当地美食、曲艺、民俗等文化元素融入景区建设和旅游宣传,不断提升景区的吸引力。已成功举办七届牡丹花旅游节,提升文旅影响力。挖掘特色产品,先后推出了“二郎庙六品”(大乘奇石、普严手串、望花银鱼、二郎三粉、石窝花生、玉皇草编),持续丰富旅游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起文旅品牌体系。八方游客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切身感受到了“城乡互动、文旅融合、独具魅力”的旅游新体验。

党建引领模式,为文旅发展注入活力。通过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搭建起新型组织方式,既发挥好龙头企业连接大市场的作用,又发挥了村党支部组织、管理农户的优势,着力打造以企业为龙头、党支部为纽带、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化联合体。通过4A级旅游景点德云山风情植物园的成功引进,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加快农林果业发展的重点,在片区内发展庄科葡萄、滹沱黄桃、吕河蓝莓等各类采摘园30余家,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冷链仓储物流的一体化发展。引导更多龙头企业参与村党支部带领引导下的林果采摘、加工、销售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在开发新的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共享产业化发展红利。

下一步,二郎庙将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各行政村“生态宜居星”、“文明幸福星”创建,深入挖掘三粉加工、小酒店药丸、黄泥河膏药为代表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望花湖传说、三龙潭传说、朝阳沟剧本等文化元素的文化旅游艺术价值,以旅促文,以文铸魂,将有历史、有文化、有特色的文旅资源开发利用,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发挥其文旅价值,产生经济效益。同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个人和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开发,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情怀的本土文旅龙头企业,进一步树品牌创特色,发挥文化和旅游叠加、融合的“溢出效应”,丰富二郎庙镇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使二郎庙乡村振兴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白世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