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平顶山 查看内容

艺术与生活同行 ——读戴德生的《逸情闲泳》诗集

2024-5-4 08:50| 查看: 5508| 评论: 0|来自: 原创

 艺术与生活同行
——读戴德生的《逸情闲泳》诗集
赵黎
       
       钱穆先说:“中国人生活的最长处,能运用一切艺术到日常生活中,使生活艺术化。”
       将艺术融于生活,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我在戴德生老师从生活对艺术的营造中,看到这一追求。戴德生老师从书法,到绘画;从诗歌,到戏曲,爱好广泛,精彩丰盈,特别是近年来倾心于格律诗的学习和创作,努力用诗词记录生活、点亮生活。让生活艺术化,唯美了他的人生岁月。
       多年来,戴德生老师一直活跃在鹰城艺术的各个角落,书画作品曾多次参赛并获奖。
       近日,戴德生老师突然出了本《逸情闲泳》诗集,我与戴老师很熟,他专门给我送了两本。闲暇时,我打开诗集,发现这本集子不但有文化的厚度,还有独特的艺术味道。周国平对诗的理解是: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复活语言。内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情绪,外感觉的唤醒即捕捉意象。复活语言,就是使寻常的词在一种全新的组合中产生不寻常的魅力。
       戴德生老师的诗词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作品读起来自然、晓畅,不事雕琢与词藻,有点格律笔法,还有宋诗之韵。他笔下的景物,人物,十分生动,充满诗境之趣,  性与共性通过诗语得到了有机反映,诚然是用诗歌“照亮岁月”。在写作手法上,发现他采用了实虚结合的手法,更有真我,也有本我,有对祖国的赞美,有对生活的共振,有对岁月的追怀,有对人生的感悟。初看之,朴实无华,自然如话,再品之,才感觉到它像飘扬在希望田野上五谷的芳香……戴德生老师有的诗词以抒情而又节制的笔调,以点状和线状交叉融合后形成的独具一格情感色彩,描绘了记忆中见识的点点滴滴,喜悦、温暖和深情,都藏匿在人生的岁月中,内心溢满了许多的情愫,借助的某些情景细节走笔,令人颇有感触。如诗词《故乡情》:“归心似箭暖风熏,重返家乡别样亲。中原麦浪连天际,路旁油花似黄金。碧波粼粼映古寨,杨柳依依迎亲人。草鲩逸然戏静客,夜莺愉悦歌新春。街道整洁花似锦,气温舒适人称心。小康社会民安乐,文明乡镇气象新。”
       形象丰富,意象真切,给人以一种丰满、踏实之感。语言追求平实、晓畅、自然、明白,如乐府亲切朴素,像吹响在故乡小河边的竹笛。还有诗《烟台观海》:“涌浪千层滚似雪,天水一派渺如烟。海鸥腾跃穿云起,极目难寻点点帆。”诗句有种抑扬顿挫的音律感,一种沉滞与跳跃的结合,显现出作者自然和心灵的双重洞察。
       书画是一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说,书画是时代人文精神表达的一种名片。在这本《逸情闲泳》的诗集中,戴德生老师用诗词文化衔接书画艺术,集子中的诗词都有国内书法名家的书写照相后结集印刷,十多位书家各自独特的典雅俊美、潇洒秀逸的书法艺术格调,形式多样,各显千秋。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丰沛的艺术才情,体现出了书法艺术水准的多样性。给这本《逸情闲泳》诗集增添了许多的书法艺术亮点。还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戴建民为集子的诗词逐一配画,戴建民用写实与写意交融的笔墨,配合诗意塑造了一系列生动跃然、各具美感的画面形象,“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一切都在一种“雅”的氛围中流动着,淡雅的笔墨间流动着超然出世的纯净气息,与集子的诗词共同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读戴德生的《逸情闲泳》诗集,让大家在享受书画艺术的同时,“让诗词的韵律活起来”,让读者自觉去感受社会、体察生活、透视人生,使诗词的文化内涵入脑入心,诗词便有了永恒的魅力,加上书画艺术的装饰与点缀,这本集子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矿《阳光》杂志签约作家,平顶山市作家协会评论专业委主任。上千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文学作品和艺术评论被收入国内多种文集和选本,写的美术评价《铁竹傲然报平安》被选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出版有艺术评论集《画中有话》。作品先后获过第二届中国“牡丹奖”、第二届“全国文学乌金奖”、第三届河南“牡丹奖”、蝉联三届“中国报告文学一等奖”等奖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