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南阳 查看内容

唐河三小名班蹊径大家谈——一半智慧,一半爱心

2024-5-14 17:16| 查看: 3290| 评论: 0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用智慧找到一把开启孩子心理的钥匙,用真诚的爱心来温暖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们真正自由呼吸的空间。

一、要在了解学生上下功夫。

做老师要懂孩子,做班主任更要懂班里的每个孩子。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是个性鲜明的生命,都有犯错误的权利,也有进步的空间。孩子必然会调皮,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必然会有出人意料的举动,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孩子没有错,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不会对孩子千奇百怪的行为而怒火冲天,才能有效应对。

开学初,我通过日常观察、直接沟通、家访等各种途径,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个人兴趣爱好等情况,熟悉孩子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对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在大脑里建立孩子们的档案,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用心沟通,引导孩子们共同进步。我认为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教育有法。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读懂学生上下功夫。

二、学会换位思考,在“情”上倾注心血。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待学困生这个与众不同的群体,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爱洒向他们,让自己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主动与他们说话,在取得他们信任之后,同他们一起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逐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他们的,是真心帮助他们,自己不能让老师失望。于是,外在的强制要求就变成了内在的自我约束。

三、从班级到班集体,活动开展必不可少。

班级可能只是一群散装的学生,而班集体才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体。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人沟通,最终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班会上我举办了很多增强凝聚力的活动。

(1)道歉会。和最近有过矛盾的学生把事情讲清楚,互相道歉握手言和,每次的道歉会都能让我笑中带泪。

(2)说说同学的闪光点。让同学们互相说说对方的优点,这时候大家会发现,原来成绩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不管是谁,每个人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

(3)师徒结对。这是我认为非常行之有效的一个活动,小组内进行结对,每周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发挥小老师的互助作用,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真正让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

(4)真心话小纸条。我在讲台上设置了一个保密盒子,谁有真心话想和老师或者同学说,都可以写纸条,放进盒子里,老师来做协调。让没有交集的同学,因为这个小小纸条,开始成为朋友。有的同学把身边的事情分享给我,我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同学谈心,无形中解决了同学们的很多烦恼。

正是这一项项活动的开展,一次次团队协作,让他们逐渐意识到,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身后还有一个集体,只有让他们在集体中获得了尊重,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集体付出。

四、做学生和家长的朋友。

都说,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我们的教育永远只是一条腿走路。我们需要先得到家长的心理认同,才能和家长一起同心协力的真正教育孩子。我总是以“我的学生”“你的孩子”和家长们交流,让家长明白,学生是我们共同的孩子,自然,家长就全力配合了。当面对爱打骂孩子的家长,我总是说“我可不高兴别人打骂我的学生”,轻轻的一句话,就浇灭了家长的怒火,温暖了孩子的心灵,也拉近了和孩子、家长的距离。我深知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该也必须成为家长的朋友。经过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同心协力,全面配合,我的班级工作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老师和家长形成了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孩子们知书达理,孝亲懂理,积极向上,班级学习氛围浓厚,家庭教育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既要有情感,有爱的能力,更应该有爱的行为,爱的艺术,应集社会责任感与对学生真诚的爱于一身,同时又要有独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这一切,爱是前提,是基础,是教育成功的最大秘诀。有了爱,才能“随风潜入夜”,有了爱才能“润物细无声”。教室里的每个给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整个世界,心中有热爱,眼中才有光芒,因为热爱,所有的坚持和努力才会有意义,所有美好平淡的日子,才会变得美好可期。唯有热爱,方可抵岁月漫长。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繁杂的,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班主任长久的耐力和克制力,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诚心。我们应该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不遗余力地教导学生。(郝身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