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卷尺、算面积、剥包衣、掰玉米、称重量……10月8日,由平顶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人员组成的测产验收组,来到郏县薛店镇狮子口村,对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进行玉米田间测产验收。 经过精准计算、测量,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黄俊伟宣布:玉米产量495公斤/亩,大豆(目前不成熟)目测可达160公斤/亩。作为我市2023年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综合示范点,润田合作社再次交出优异答卷。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国家农业农村部近两年来重点示范推广的稳粮扩油项目。由于作物生长规律,大豆与玉米天然存在争地问题,以前种了大豆就种不了玉米,种了玉米就不能种大豆。现在通过播4行玉米套种4行大豆,在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实现了玉米基本不减产、能稳产,同时又多收一季大豆,大豆亩产100-150公斤。 “去年玉米亩产500公斤多一些,大豆亩产145公斤,今年大豆产量更高。大豆比玉米贵得多,预计亩收益比单纯种玉米可多出350元,我们合作社今年共复合种植300亩,10万块钱稳赚了。”润田合作社理事长王利峰笑呵呵地说道。 王利锋今年50岁,是薛店镇狮子口村人,也是河南省种粮大户。近年来,他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尝试新技术,通过探索粮食作物高效种植模式,带领村民依靠科技种田走上增收致富道路。 2000年时,王利峰和妻子一起到郑州从事针织品批发,拼搏两年没有赚到钱,他在2002年,到苏州创业,开过小超市,承接过工程,勤奋能干的他很快站稳了脚跟。2008年,考虑到老人和孩子在家无人管,他决心返乡创业,养过种地生活相对也殷实。 2013年前后,平顶山市和郏县相继开始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参加。专家讲解和现场观摩开阔了他的视野,创业的热情再次被激发出来。2015年,王利峰流转土地300余亩,注册成立了郏县润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1100亩。由于是订单种植,小麦价格高于市场价,王利峰当年获利10多万元。 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不断释放利好信息,县里相继为他配置了自走式喷灌机和无人机以及水泵等设施。同时,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他又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旋耕耙、播种机等农机。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王利峰也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村民分享种植技术,研究总结播种、管理、耕作、浇灌等诀窍。 “我之前也是老一套,没想过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往往是忙了一年,一亩地净利润不到400块钱。”当天前来观看玉米测产的薛店镇赵寨南村种粮大户王二听说,“后来我也加入了合作社,购买种子、化肥、农药都是出厂价,技术提升了,成本降低了,你说这样种地咋会不赚钱呢。” 如今,在王利峰热心带动下,润田合作社的社员已覆盖全县5个乡镇,还辐射带动周边汝州市和宝丰县的群众,涉及土地近2万亩,社员亩产值连年递增。 “种地必须相信科学、依赖科学,下一步,我将保持好土地流转规模,引导和带动更多想种地、能种地、会种地的群众一起耕耘,不断强化技术培训,继续探索推广,总结出良好的农事措施,创造出更多规范种植的高产典型,让田野更丰硕,让村民多收获。”谈及未来,王利峰信心满满地说。(张鸿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