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决定未来。若你只盯着山脚下的风光,那最终只会止步于山脚;若能会当凌绝顶,便可一览众山小,收获无限未来。 1992年出生于汝州市汝瓷之家的任一昊,凭借精湛技艺与创新精神,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瓷烧制技艺的杰出代表,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绽放独特光彩。 任一昊的汝瓷之路始于童年的耳濡目染。在母亲的熏陶下,他便对汝瓷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传承的种子。 每当他跟在母亲韩琴的身后,看着她变戏法似把一块块泥巴变成精美的瓷器时,如同魔法一般深深吸引了他。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梦想与激情的世界。 母亲韩琴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从事汝瓷生产、研究三十余年,不仅是中国汝瓷界复活宋代古法烧制工艺的开创者,更是首创宋代汝瓷“悬烧”工艺,改写了宋代汝瓷“高不盈尺”的历史,其大器型汝瓷瓶制作工艺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她从汝瓷盛饭“三日不馊”的传说中寻找汝瓷神奇的内在功效,成功研发出能改善茶、酒、烟味道的汝瓷产品,与宋代汝瓷具有相同的效果。 初入汝瓷领域的任一昊,便面临诸多挑战,虽几经坎坷,他却始终坚守初心。在母亲的口授心传指导下,他悉心钻研汝瓷配釉、烧制等技艺。在窑炉边学习烧窑秘诀的同时,还时常跟随母亲跋山涉水寻找各种原料,潜心钻研配制汝瓷的釉料。如今他已经熟练掌握汝瓷生产的各个工序和天青釉、豆绿釉的配方,并逐步掌握了柴烧汝窑的技艺。特别是在韩琴的配方基础上又加以创新和改良,所烧制的汝瓷釉色更纯正,茶水涩味更小、酒水更醇厚绵柔。 同时,任一昊始终坚守汝瓷“原作、原矿、原产地”的特色,秉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积极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通过数百次试验,在汝瓷造型设计、釉色、烧制等方面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其作品造型古朴大方、线条优美,釉色温润如玉,釉色随光变幻,极具艺术价值。 任一昊深知“生在成型,死在烧成”的汝瓷烧制真谛,在传承中不断突破。他获得的“一种九步法烧制具有螺纹结构汝瓷的工艺”、“一种小器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壶型满釉瓷器一次成型的满釉支烧方法”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以技术创新推动汝瓷工艺的发展。 凭借扎实的技艺与创新能力,任一昊的作品屡获殊荣。2016年,他在第六届中国(北流)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陶瓷产品(作品)创作设计大赛获银奖,同年在第六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荣获金奖;2019年,陶瓷玄纹钵获“百花杯”银奖;2020年,玲珑拢翠瓶在第九届“大地奖”陶瓷作品评比中再获金奖。 为提升专业素养,2014----2019年期间,任一昊先后在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美院城市学院国家艺术基金培训学习,并于2015年被评定为“陶瓷装饰工五级”,2016年获“河南省陶瓷设计艺术师”称号。 在设计创作悠然杯、玉壶春和套装酒具等作品时,任一昊延续宋代汝瓷经典材质特征,选用细腻香灰胎土,在釉料中融入玛瑙粉末,呈现独特“天青色”效果。其满釉工艺在宋代支钉满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追求釉面温润、线条优美、简约大气的设计效果,让作品兼具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 任一昊表示:“汝瓷文化不仅要讲艺术,更应该谈文化的本质和精髓,因为文化才是艺术之母、之根、之魂!”他的作品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充满思想与哲理,启迪心智。 未来,任一昊将继续探索汝瓷文化与当代装饰艺术设计的融合,拓宽汝瓷元素应用范围,以创新为非遗汝瓷注入新活力,让这一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