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引促思维生长。5月8日上午,唐河县第四小学围绕“自主阅读课堂构建”主题,开展了语文、数学学科公开研讨课例观课议课活动。五年级数学教师靳建平执教的《包装的学问》一课,以创新教学模式与鲜明的实践特色,展现了自主阅读课堂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推动,为全校教师提供了生动范例。 动手启思:开启从问题到规律的探索之旅。课堂上,靳建平老师以“牛奶盒包装设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单个包装盒的大面、中面、小面面积计算入手,逐步延伸至多盒牛奶组合包装的优化问题。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拼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单自主分析等环节,亲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规律—总结应用”的完整思维过程。尤为亮眼的是,课堂采用“学生主持展示”模式,由小组成员轮流上台分享本组结论,并通过互动质疑完善思考。靳老师适时点拨,将零散的发现串联成“重叠面积最大化可节省包装材料”的核心规律,实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 以读促学:上演着从输入到输出的能力进阶。作为自主阅读课堂的重要载体,“学习单”贯穿教学全程。学生通过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结合独立思考与组内交流,逐步厘清解题思路。校长陈万广在课后研讨中强调:“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学生与文本、问题、同伴的深度对话中。自主阅读课堂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的能力,让专注力与思维力同步生长。” 留白生慧:让学习超越课堂边界。研讨环节中,陈万广校长结合课堂实例,进一步阐释了自主阅读课堂的理念:“一节好课的标准,不是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激发更多追问。当孩子们带着未解的困惑离开教室,却依然在课后、在家中持续探究时,教育的真正价值才得以彰显。”这种“留白”艺术,正是该校构建自主阅读课堂的核心追求——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热情与自主探究的品格。 此次研讨活动通过真实课例与理念碰撞,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未来,唐河县第四小学将继续以“自主阅读课堂”为抓手,推动“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让课堂成为滋养思维、孕育创新的沃土。(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