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驻马店沙河店镇北部山区,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赵尧村。这里山水相映、花木扶疏,东石河穿村而过,潺潺的流水声和着林间的鸟鸣,如同大自然吟诵的乐章,与村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共同构成了一幅田园诗意画卷。赵尧村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过去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走出了一条以赵尧沙土蜜瓜种植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这个小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困境中的探索:蜜瓜种植的起步 2021年,曹海洋担任赵尧村村支书后,一直思索着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深知,传统农作物种植难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在一次与驻村第一书记的交流中,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当地独特的沙土资源。经过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赵尧村的沙土非常适合种植蜜瓜,尤其是黄金冰糖蜜和沙土西瓜这两个品种,种出来的瓜口感好、品相佳,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说干就干,曹海洋和驻村第一书记迅速组织村“两委”班子和部分村民代表召开会议,详细介绍了种植沙土蜜瓜的前景和优势。起初,村民们对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心存疑虑,担心投入后没有回报。曹海洋看出了村民们的顾虑,他坚定地说:“大家放心,我们先从村集体开始,建几个试验大棚,等有了成效,大家自然就会跟上。”在村集体的带动下,2021年,17个蜜瓜种植大棚很快搭建起来,赵尧沙土蜜瓜种植项目正式启动。 风雨中的坚守:克服重重困难 蜜瓜种植并非一帆风顺。在种植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村民们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曹海洋和驻村第一书记积极联系农业专家,定期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育苗到施肥、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他们还组织村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种植水平。 然而,特色种植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村民不仅要时刻关注蜜瓜的长势、土壤的墒情、大棚内的温度等,还要提防突如其来的天灾。今年4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17个大棚全部刮塌,村民们辛苦种植的蜜瓜也遭受了严重损失。面对散落一地的大棚钢挂支架和被砸得七零八落的蜜瓜,村民们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曹海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迅速组织村民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一边安抚村民的情绪,一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资金援助。 收获中的希望:蜜瓜产业的壮大 面对天灾,赵尧村村民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赵尧沙土蜜瓜的收获。黄金冰糖蜜和沙土西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周边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对接,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他们还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销售,让赵尧沙土蜜瓜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蜜瓜产业的不断发展,赵尧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0.8万元。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参与蜜瓜种植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趁热打铁,带领村民进一步扩大了蜜瓜种植规模,种植面积达到了40亩左右。他们还计划引进新的蜜瓜品种,提高蜜瓜的品质和产量,打造赵尧沙土蜜瓜的品牌。 未来中的展望:乡村振兴的多元发展 在发展蜜瓜产业的同时,赵尧村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乡村振兴之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民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他们在林下种植中草药、养殖家禽,实现了林地的综合利用,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在组织建设方面,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改善了党员队伍的文化和年龄结构。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提高了村“两委”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走访村民,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确保各项帮扶政策的落实。他们还组织开展了“爱心助农‘瓜’分清凉”活动,号召社会各界购买赵尧村的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推动了赵尧村的经济发展。 如今的赵尧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村民们在蜜瓜种植基地里忙碌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赵尧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赵尧沙土蜜瓜的香味也一定会飘得更远。(李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