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行业,医德是衡量从业者素养的关键标尺,它不仅体现在救死扶伤的重大时刻,更蕴含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之中。郑州仲景国医学校深谙此道,始终将“做好身边事,文明、礼貌待人”作为培育学生医德的重要准则,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医德教育氛围,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一、课堂之上:医德教育融入知识血脉 郑州仲景国医学校的课堂,是医德教育的主阵地。老师们摒弃了单纯的理论说教,将医德故事、行业典范案例巧妙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上,老师讲述古代名医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作为一名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仁爱之心。当讲到现代医学中的伦理难题时,老师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医疗情境时,坚守道德底线、做出正确抉择的能力。 学校还定期邀请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道德模范来校举办讲座。这些嘉宾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感人至深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们诠释了医德的深刻内涵。一位曾在抗疫一线奋战的医生分享道:“在隔离病房里,患者们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成为他们战胜病魔的动力。”这些真实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让他们明白,做好身边事、文明礼貌待人,在医疗工作中是如此重要。 学生课堂 二、校园之中:文明之风润泽学子心灵 走进郑州仲景国医学校的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文明礼貌的气息。校园里,学生们主动向老师问好,彼此之间礼貌相待;在食堂就餐时,大家自觉排队,珍惜粮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体现了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习惯。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月”“医德医风演讲比赛”等。在“文明礼仪月”活动中,各班级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增强文明意识。在“医德医风演讲比赛”中,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讲述身边的医德故事,表达自己对医德的理解和追求。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将文明礼貌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日常风采 三、实践之中:志愿服务彰显医者担当 郑州仲景国医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文明礼貌的素养运用到实际中,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学校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义诊、健康宣教等活动。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学生们早早地来到现场,摆放好医疗设备,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居民。他们认真地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耐心地解答居民们提出的健康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保持着文明礼貌的态度,用温和的语言与居民交流,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感慨地说:“这些孩子们不仅专业好,而且态度特别好,让我们心里很舒服。” 学生们还积极参与健康宣教工作。他们制作了生动有趣的健康宣传手册,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在宣教过程中,学生们注重与居民的互动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医学知识,让居民们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校园志愿服务队宣誓 四、成效显著:德才兼备赢得社会赞誉 多年来,郑州仲景国医学校坚持将“做好身边事,文明、礼貌待人”的医德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礼貌的待人态度,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许多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郑州仲景国医学校的教育理念,传承着仲景精神,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一位毕业生在给母校的感谢信中写道:“在学校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更懂得了如何做一名有医德的医生。是学校的培养让我在面对患者时,能够始终保持一颗仁爱之心,用文明礼貌的态度为他们服务。” 优秀毕业生赠送锦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郑州仲景国医学校深知,医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需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文明礼貌待人做起。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守医德教育初心,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新民 王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