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午,郏县长桥镇闫楼村一处农家小院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镇村干部、邻里乡亲与今年以697分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闫晨翔同学欢聚一堂,共同分享金榜题名的喜悦,为这座“千年古镇”再添教育佳话。 这位阳光自信的学子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娓娓道来: “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是首要条件,其次是做好个人学习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始终秉持勤奋好问的求学精神。”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学习智慧。 闫晨翔2007年出生于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闫晓功在建筑工地当木工师傅,母亲杨锐敏是小学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为少年播下了奋进的种子。父亲用勤劳的双手诠释着踏实肯干的品格,母亲以三尺讲台的坚守传递着知识的力量。从小学到高中,闫晨翔始终严于律己,勤学好问,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位从农家小院走出的北大新生,将成功归功于父老乡亲的关心关爱、“耕读传家”的家风熏陶。父亲闫晓功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的身影,诠释着“力耕不欺”的朴实哲理;母亲杨锐敏执教乡村小学二十载的坚守,演绎着“诗书继世”的永恒价值。正是这种“左手执耒耜,右手持经卷”的家庭教育,加上学校的精心培育,滋养出他“小学阶段品学兼优,实验高中独占鳌头”的成长轨迹。 长桥镇党委书记李朝锋代表镇党委政府走访慰问时鼓励闫晨翔同学,要深怀感恩之心,强化责任担当,练就过硬本领,学业有成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家乡。(李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