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6日下午,仲景国医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医德医风及师德师风培训讲座,特邀请《健康报》《健康中国网》副总编、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新民担任主讲人,他就医德医风廉政教育方面的有关问题为大家进行专题讲座。全校教职工参加了此次培训。 学校重视:医德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 仲景国医学校始终将提升教职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重要目标,尤其重视医德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深知,对于医学生而言,高尚的医德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基石;对于教职工来说,良好的师德师风是培育医学人才的根本保障。因此,学校将医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堂学习到校园文化活动,从社会实践到临床实习,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医德素养。同时,注重师德师风的日常熏陶与培养,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职工队伍。 全校教职工参与培训 讲座精华:剖析行业现状,指引前行方向 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医患沟通”“纠纷防范”的重要性、困难性和目的性,引用大量贴近临床、贴近工作的正反案例,重点讲解了医患沟通、处理纠纷的技巧,从观念到行动,从外在到内涵,条理清晰,层层延伸,其中在讲座中李主任轻松自然又不乏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使整个讲座气氛融洽愉快,通俗生动地讲解,更易于在座人员理解、接受并产生共鸣。他指出,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关键,医务人员要学会倾听患者的诉求,用温暖的语言和真诚的态度给予患者关怀和支持,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李新民教授为教职工授课 专家风采:李新民的卓越成就与深厚积淀 李新民先生身兼国医国药杂志副总编与健康中国网副总编两职,医学底蕴深厚,行业经验极为丰富。大学附院工作期间,他扎根一线,亲身参与并成功化解众多医患纠纷,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凭借出色表现,在全国医疗界赢得广泛赞誉与尊重。 在理论研究领域,李新民先生深耕《医疗纠纷防范与对策》,研究范畴广泛,涵盖医患关系构建、沟通技巧运用以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等关键层面。他笔耕不辍,撰写并出版了多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医德教育专著,如《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医德教育手册》和《医务人员语言规范》等。这些著作内容详实、案例鲜活,为医务人员提升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深受业内人士好评。 李新民先生不仅理论成果丰硕,更积极投身实践指导。他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协助多家医院妥善处理协调大量医患纠纷,为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多次振聋发聩地强调:“医务人员应将患者利益置于首位,时刻铭记医德,因其是医务人员的灵魂。缺乏高尚情操和医德的医务人员,即便技术再精湛、职称再高,也难以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而可能沦为‘职业杀手’。”这些言论深深触动每一位听众,为营造和谐友善的医疗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 鉴于医德医风是医疗行业的灵魂,直接关乎患者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李新民先生还鼓励教职工们时刻关注行业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李新民教授风采 讲座反响:掌声雷动,收获满满 李新民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生动精彩,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赢得了仲景国医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教职工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教师感慨道:“李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医德医风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培养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技术、有担当的医学人才。”另一位教师也表示:“通过聆听李教授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医患沟通技巧和纠纷处理方法,这将对我今后的临床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次医德医风及师德师风培训讲座的成功举办,为仲景国医学校的教职工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医德意识和师德观念。学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加强医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王祎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