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岐黄薪火相传,今朝学术璀璨绽放!2025年8月29日,一场承载着中医传承与创新使命的盛会隆重启幕。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郑州安信中医门诊部承办的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交流会在郑州瑞贝卡酒店6楼会议室圆满举行。由此次会议聚焦逍遥疗法治疗情志病及心悸领域,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参与,为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搭建了重要平台,来自全市的16家医院和15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人共同参与此次大会。 会议伊始,郑州市卫健委中医科教处钱淼处长对会议进行致辞,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会议奠定了良好开端。 在学术分享环节,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朱秀罗教授对流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源于晚清,传承至今已近150年。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灾荒肆虐,民生凋敝。杨氏族人杨金堂目睹百姓疾苦,秉承“奉仁德济世,展绝技救人”之训,于灾年中创立医馆,为践行中医悬壶济世之精神,他特以“普济”为堂名,取“普济众生”之意,立下医规“贫者无偿,富者视病而酬”——既为贫弱者托底,亦引富者共襄善举。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灾荒中的病痛困厄,更以“普济堂”为载体,将中医仁术融入民间互助体系,奠定了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济世利民的百年根基。 传承至今,2008年,为实现杨毓书教授“前堂医,后堂药”的遗愿,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朱秀罗教授走出体制,依托百年普济堂的根基创立郑州安信中医门诊部,标志着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从家族传承迈向机构化发展的新阶段。在此期间,朱秀罗教授将几代人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总结提炼为结构化的理论体系,推动其从家族经验向清晰学术理论转型;并通过梳理、研究和实践证明,确立流派核心诊疗框架,强化其学术严谨性与临床实用性。2023年-2024年,朱秀罗教授主导申报并通过郑州市卫健委、郑州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审批,使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成为官方认证的中医学术流派。同时,朱秀罗教授突破家族传承局限,通过公开带徒、发表论文、学术分享等方式,培养非杨姓弟子,并担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产教融合分会副主委等职务,推动流派思想向更广泛群体传播。 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第五代传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志强在会议中就《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探析》进行了学术分享,张志强主任提出,逍遥舒心疗法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不仅能够应用于情志疾病的治疗,对心血管领域疾病的治疗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张志强表示,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学术传承,以开展学术讲座等方式,将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传授给年轻中医,培养人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疏肝解郁法治疗心悸的作用机制,为学术思想注入新活力,提高临床疗效;并在更多临床实践中推广该学术思想,扩大应用范围,使更多心悸患者受益,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有着系统的理论基础,以中医经典为依据,核心学术思想独特;拥有逍遥舒心疗法、身心诊断理论等核心技术,能有效治疗情志疾病。诊疗范围广泛,涵盖多种因情志因素相关的疾病。有清晰的传承文脉谱系,代表性传承人不断创新发展流派。今后,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将进一步进行推广,扩大流派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杨氏逍遥疗法,并深入开展科研,研发更多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李新民 侯芳华 裴峰涛) 相关链接 朱秀罗:中医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师,心理咨询师。郑州杨氏逍遥疗法学术流派主要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泰足贴疗法”主要传承人,郑州市特色疗法工作室导师、郑州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兼任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色医疗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产教融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协会科普分会委员。为国家四大药王之一、河南中医学院教授、河南中医学院建院元老、国家首批研究生导师杨毓书先生嫡传弟子,深得其真传绝学,是国家准字号新药“解郁丸”发明人,首创癫痫临床治疗“本虚标实”论,并相继提出“逍遥舒心疗法”、“平衡阴阳愈失眠”学说,连续多年被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等评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发表优秀论文十余篇,并多次接受央视《了不起的中医》节目访谈。2008年,在百年普济堂的基础上,创立了郑州安信中医门诊部,恢复古中医前堂医、后堂药的诊疗模式,并于2016年被《医圣传人》编委会誉为“医圣传人”。 擅长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失眠、头痛、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青少年精神障碍、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等各类妇科疾病,以及顽固性癫痫、消化道疾病、面瘫、面肌痉挛、不孕不育等疑难杂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