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南阳 查看内容

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谱写淅川水质保护新篇章

2024-3-4 12:01| 查看: 3142| 评论: 0

3月1日上午,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局长王君在会上围绕水质保护工作做了题目为《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  谱写淅川水质保护新篇章》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水质保护是最大的政治。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时明确指出,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淅川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扛稳责任,创新推行“1234”工作法,探索水质保护新路径。2023年,淅川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超额完成市定目标。

聚焦“一个”目标。即持续改善淅川水环境质量,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守好“一库清水”,既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和红线。

做到“两个”并重。一是问题导向与重点攻坚并重。聚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将“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工作法贯穿整改全过程,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截至目前,13个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信访举报件,11个已整改销号,2个正按时序推进。二是科技赋能与精准治污并重。实施河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借助无人机等先进设备,2023年我县完成排污口整治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完成城区156公里市政管网“体检”,原位修复带病管网320处,清淤21690m³。

健全“三大”机制。一是“互联网+护水”机制。整合“四网络两平台”,在库周重点部位安装视频探头500余个,实行全时段、全过程、全流域监控。二是“扶贫+护水”机制。建立2900余人的护水员队伍,网格化管理,定人、定责、定位,实行日巡河制度,及时清理库岸垃圾。三是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整合部门职能,高规格成立库区综合执法支队,铁腕打击库区违法行为,严守保水底线。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重抓硬件建设。建成投用污水处理厂14个、垃圾处理场12个,实现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向上争取资金568万元,在库区一级水源区安装智能监控驱离设施147套,实行24小时监控驱离。二是重抓水质保护。常态化推进“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共整改点位497处,拆除违法建筑15.3万平方米、拦网8700米、堤坝9600米,受到长江委通报表扬。三是重抓应急能力提升。健全应急机制、预案、队伍,备齐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去年,成功应对丹江河上游重金属锑超标突发状况,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四是重抓保水屏障建设。近年来,淅川县治理石漠化面积38.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7%,库周负氧离子2万个/cm³。沿库周消落区,累计发展以杞柳、肥肥草为代表的净水植被6000余亩,筑牢生态屏障。

水质保护永远在路上。2024年,在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拼劲,全力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美丽河湖、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为“建功副中心”贡献淅川力量!(常建平 李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