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南阳 查看内容

方城县二郎庙镇以“五星”支部创建引领社会治理新模式

2024-3-7 17:09| 查看: 3130| 评论: 0

社会治理是基层服务群众的基石和基础,结合实际探索出新的治理方式,可有效落实党的政策、国家法规,化解基层矛盾,推动乡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方城县二郎庙镇不断深耕社会治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整合区域资源优势,精准发力,探索出“党委领导、党支部并联破题、党员群众参与”创建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镇党委“抓总率下”,实行分级管理。组建由党委书记挂帅的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覆盖4个管理区、28个党支部、343个网络,形成管方向、定措施、抓全局,有力推动全镇基层治理工作实现“一盘棋”统筹、“一条线”指挥。截至目前,今年共计召开党建联席会议40余次,通过“小院议事厅”“网格议事厅”等多种形式解决各类民生问题70余件,一批“老大难”等遗留问题得以攻坚化解。

党支部“破题”,做到“小事不出村”。为做好乡镇职能部门尤其是公安、司法、信访、平安、妇联等组合起来,下沉到网格一线,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丰富“警司访+”工作内涵,切实提升村党支部和职能部门的良好衔接,真正把“网格办小事、报大事”与部门“办实事,解难题”有机融合起来,按照部门职责和村支部办事的灵活性,主动解决问题,破解了“村办不成事、镇人少事忙”的难题,从而避免了矛盾的积累、群众问题的搁浅现象,形成了“风险不上交、矛盾不激化、群众不纠缠”的良好氛围。

党员群众“参与”,确保“和美顺畅”。为充分调动网络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各村结合日常所需,因人设岗,吸纳“五老人员”入队,党员干部群众“入列”,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积极推动“前端治理”,用足“情、法、理”的手段,使用“调、协、公”招数,讲好“爱、和、家”故事,走出了一条法制讲法、德治教化、自治人情、善治德政的新路子,不仅及时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推动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互助融洽,也绘出了社会美美与共、其乐共享的“平安图画”,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安全感、幸福感得以保证。(白世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