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科教 查看内容

立足课堂,共同成长——确山县第二小学开展“低年级语文”生本课堂展评活动

2024-3-26 21:06| 查看: 3747| 评论: 0|来自: 原创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盎然春意轻抚,教研脚步缓缓走来。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和水平,3月12日,确山县第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拉开了帷幕。
  一年级闫静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一课,课前师生互动做小律动,激发了孩子学习兴趣,调整了孩子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活跃。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图文识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蚯蚓造宫殿的游戏读、儿歌中读、把生字从儿歌中拿出来读等多种识字方法和认读方式让孩子与生字多次见面,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识记了生字。除此之外,闫老师还指导孩子利用形声字和象形字的方法识字。课堂氛围浓厚。

  一年级贺红莲老师执教的《文具的家》一课时,整堂课语言十分亲切,教态自然大方,采用儿童语言,课堂教学中充满了激情,富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晰,激励性语言丰富,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情景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堂完成实践作业,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理解课堂的基础上,动手实践操作学会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包,孩子们动手操作积极性很高,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年级江文静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一课时,课前温故而知新,通过对已学过的生字词的复习,利用动画闪现闯关游戏方式来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们积极参与氛围热烈。在品读课文环节中,江老师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夏天的炎热,通过小组合作演一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与红太阳带给大家的温暖,形象、直观、多彩的板贴,生动、多样、精美的课件展示,为学生创设了沉浸式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有所获,乐在其中。

  一年级刘春雨老师执教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刘老师教学设计注重单元要素,将“心愿”二字,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词语教学扎实有效,出示词语开小火车读,学生当小老师读等方式让学生认识词语。同时,在课文中随文识字,认识并理解“沙洲坝”、“带领”等词语。拓展部分培养孩子们的感恩精神,从“吃水不忘挖井人”引申到“行车不忘种田人”、“行车不忘修路人”、“康复不忘医护人”、“学习不忘教育人”。从离孩子生活较远的事例到孩子身边的事例,一下子拉近孩子对本文的理解,从而让孩子们感受感恩之情。

  一年级王倩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打电话》一课时,课前师生互动做手指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看课堂上王老师以人为本,始终把学生当作口语交际的主人,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积极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予帮助指导,师生互动非常有爱。角色表演中,王老师设计了小组互说,同桌分角色练习,激发了学生全员参与交际的热情,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表演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一年级曾艳玲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曾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态度亲和,学生听讲认真,课堂气氛好。教学过程中曾老师先示范讲解,后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课堂中曾老师加入“你做我猜”的游戏,既服务了自己的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曾老师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图文并茂,呈现了教学重点,不仅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二年级张红丽老师执教的《青蛙卖泥塘》一课,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有自己学会识字,具有识字能力,才能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阅读写作,然而,识字是枯燥无味的,但张老师执教识字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动的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设置的闯关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汉字,让孩子深知识字方法有很多,例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让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活跃起来,整堂课通过闯关,开火车,不同的形式识字,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氛围浓厚,学生们都参与其中,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收获满满。

  二年级焦青瑞老师执教的《千人糕》一课,感触颇深,获益不少。课文的内容虽然比较简单,但所讲的故事深刻。在教学中,设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糖葫芦法:一读、二圈、三摆、四说,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让学生利用此方法自主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注重对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做成千人糕,需要许许多多的人来共同完成,缺少哪个环节,千人糕都到不了我们的口中,并教育学生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很成功的一课。

  二年级智慧老师执教的《小马过河》一课时,课前前置性作业,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抓住动作和心理描写,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智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还设计了课本剧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演结合,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深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年级王蕾蕾老师执教的《找春天》一课时,课堂上,王老师能认真把握重难点,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王老师整堂课的语言紧凑,过渡语简洁、自然,评价语丰富,能够及时给孩子们鼓励,激发表达的欲望。王老师课上指导多种形式地朗读,学生津津有味地读,快乐地思考,王老师课堂中还抓住“找“字”带领孩子们观察春天,享受春天,感悟春天,引领孩子抓住春天,独立思考,王老师并引导孩子边学边练笔,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以致用,课堂氛围活跃。

  三年级王敏老师执教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课前出示前置性作业,能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作业——雏鹰和雄鹰,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的反馈表演对话,惟妙惟肖,课堂气氛浓厚,板书设计新颖,有条理,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课堂上即学即练,把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象的自由留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年级马胜男老师执教的古诗《元日》一课时,课文导入衔接自然,从课前歌曲中过渡到课题中,学生积极性参与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过程中,使用朗读指导法,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加深对文中的理解,并随文识字,区分形近字,让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更加牢固,抓住“爆竹、屠苏、新桃”诗中词语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体会节日气氛,并在学习延伸中将学习内容有效拓展。

  三年级代占丽老师执教的《我不能失信》一课时,在课程开始前和学生一起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有目的地去学习,让学生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在合作朗读环节设计得很好,男生读,女生读,加上动作读,用朗读指导法,让学生反复读,学习兴趣浓厚,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其中。小组上台表演、展示很到位,同时小组展示完成以后,生生互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年级宋宁老师执教的《花钟》一课时,课前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前置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采用图像直观法的教学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对课本理解更加深刻。教学过程中宋老师指导朗读到位,从理解意思到做动作,再到赛读、范读、齐读,让孩子在朗读中感受花儿的美。精美的板书让孩子印象深刻,钟的形象让孩子直观感受到花开的时间不一样。各种花儿的形象也让人眼前一亮。

  三年级李玲玲老师执教的《守株待兔》一课时,上课时李老师由“看图猜故事”的游戏导入,让孩子们从中寻找共性,随即复习寓言故事的特点,紧抓文体特点明确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特点,进而直接导入新课——守株待兔。突破理解故事的这一环节,李老师打破常规,巧妙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结合原文给绘本配上文字,利用图画情景再现,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读自悟。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学会了运用方法、理解文意、得出启示。

  三年级董文慧老师执教的《蜜蜂》一课时,教学环节完整,过程流畅,语言优美,环节衔接自然,从揭题导入——初读——课文——精读——巩固,极为清晰,围绕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展开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董老师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延伸,从课本出发,向学生介绍其他具有辨别方向能力的动物,让学生积累课外知识,课堂把握能力强。

  本次听课评课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使老师们分享、学习了彼此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同行互助,相互切磋,共同提升,有效促进了语文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相信通过此次听评课教研活动,教师们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也一定会继续加强专业研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更高效,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确山县第二小学语文教研组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直在奋力追寻,只为做好学生发展的提灯者、筑梦人,大家一直在努力……(张红丽 王敏)




编辑:龙龙
主编: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