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南阳 查看内容

唐河县精神卫生康复医院科普:偏执型精神障碍

2024-6-24 18:01| 查看: 3570| 评论: 0

  偏执型精神障碍,又称为妄想性障碍,是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其病因尚未明确。以下是关于偏执型精神障碍的详细科普: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偏执型精神障碍的确切病因,但通常认为与遗传、人格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有关。多数患者病前性格存在缺陷,如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我中心等。

2. 发病机制: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社会环境(如恋爱失败、升职受挫等)作用下逐渐起病,患者将事实曲解而逐渐形成妄想。妄想影响下,患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冲突增加,从而进一步强化妄想内容。

二、临床表现

1. 妄想内容及特点:妄想内容及出现时间与患者生活处境密切相关,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现实性特点。常见的妄想内容包括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疑病妄想和夸大妄想等。

2. 情绪与行为:患者的行为、情感反应与其妄想内容是一致的。例如,被害妄想患者常常主动联系专业人士(如律师、信访部门等)寻求救援或解决问题,反复多次上访、举报或诉讼等;嫉妒妄想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怀疑配偶对其不忠,因此可能跟踪、监视配偶,甚至出现暴力和攻击行为。

3. 其他症状:抑郁症状在偏执型精神障碍患者中较为常见,某些患者的抑郁情绪可能达到严重程度。

三、诊断

诊断偏执型精神障碍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持续时间。国际和国内都有相应的诊断标准,如美国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统计手册DSM-Ⅳ-TR、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以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等。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对妄想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妄想是最突出的或惟一的临床特征,妄想必须存在至少三个月,必须为病人的个人观念,而非亚文化观念等。

四、治疗

1. 药物治疗: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丙嗪、奥氮平、帕利哌酮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降低精神症状对患者的心身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无法完全消除症状。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偏执型精神障碍的疗效一般,但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常用的心理疗法包括认知提高法、交友训练法、自我疗法等。

3. 家庭干预:对其本人及家属进行家庭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关系等,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总之,偏执型精神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干预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