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新华社贵州分社指导,新华指数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贵州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贵州农特产业指数矩阵发布会”在贵州饭店新闻发布厅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涵盖贵州十大特色农产品的指数矩阵体系,标志着贵州农特产业发展评价指数体系初步形成,为下一步构建更加科学的产业生态协同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1+3+6”矩阵体系,打造农业发展“数字桥梁” 建设指数矩阵是时代背景与贵州实践的同频共振。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赵新兵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指数领域的“国家队”,新华指数致力于用客观、科学的数据语言,为产业发展提供“度量衡”和“导航仪”。此次联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打造的指数矩阵,既是贯彻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也是以数字化工具破解贵州农业发展难题的精准实践。 贵州农特产业指数矩阵形成了“1+3+6”的指数体系,包括1只品牌指数、3只价格指数和6只产业发展指数,涵盖了遵义辣椒、水城刺梨、罗甸火龙果、兴仁薏仁米、威宁马铃薯、正安白茶、望谟紫茶、关岭板贵花椒、平坝灰鹅、紫云红薯等十大特色农产品。 新华指数研究院负责人曹占忠介绍,指数正在重塑全球的评价机制,让发展成效从“模糊感知”转向“精准量化”。指数矩阵本质上就是一座连接贵州生态产地与广阔市场的“数字桥梁”,通过指数矩阵的发布与运营,将助力各产业精准施策、扩大产业声量,进一步提升贵州农特优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指数研究显示,罗甸火龙果、水城刺梨产业发展指数在2024年均呈现跃升走势,兴仁薏仁米2025年电商市场表现强劲,威宁马铃薯错季上市、价格领先,望谟紫茶健康价值与文化底蕴构筑起了核心竞争力。 指数赋能产业发展,实践案例成效显著 在案例分享环节,各方代表详细介绍了指数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赋能效果。 罗甸火龙果指数的发布为产业装上了“智慧大脑”。罗甸县副县长何玉林表示,罗甸火龙果指数的发布,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助力,就像产品的身份证,让罗甸火龙果的品质有了量化标准,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红分享了水城刺梨指数的应用价值。指数从生态环境质量、全产业链协同等五个维度全面展现产业发展全貌,为企业资源配置提供了具体抓手。在水城区,刺梨产业已实现从“单点种植”到“全域共振”的跨越。 兴仁市政协副主席余邦贵介绍,兴仁薏仁米年加工量占全球70%以上,价格指数的发布有助于通过区域市场监测了解全国行情,对提升产业影响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贵州辣椒产业协会会长、贵州交投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付陆指出,中国干辣椒价格指数已成为全国辣椒市场的“风向标”,不仅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避免市场操纵,更让高质量辣椒获得合理溢价,保护了椒农收益。 未来展望:深化数据融合,助力品牌升级 展望未来,新华指数研究院表示将聚焦三大方向持续深化指数矩阵建设:通过深化数据融合、扩展金融属性、推动品牌联动,以数据为基石,以品牌为梁柱,让“贵州农特产品舰队”行稳致远。 农业农村部党校特约讲师尹学军表示,市场从不缺好渠道,缺的是与各渠道相匹配的强品牌与强供应链。品牌已成为新消费时代的“敲门砖”,指数是特色农产品品牌传播的重要抓手,有望赋能一批新品牌,打造一批新城市名片。 本次发布活动通过指数矩阵的共建共享,为贵州农特产业构建了科学评价的新范式,推动贵州山地特色农业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