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4-1-20 11:05| 查看: 8127| 评论: 0|来自: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徙木立信,春风化雨。过去一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基调,落实严的措施,强化严的氛围,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不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重拳出击惩治“四风”痼疾
  经过多年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高压之下,一些作风顽疾“自调节”“自适应”,改头换面、由明转暗,成为“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的严重隐患。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持续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正风肃纪反腐成果,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防治“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盯不放、寸步不让,以省市县“三个过一遍”为抓手,以严监督、严处理、严问责持续巩固高压态势。深化“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紧盯“酒杯中奢靡之风”“酒驾醉驾背后的‘四风’问题”等开展专项行动。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部署开展违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举债搞“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问题专项整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指导市县纪委监委结合自身实际分层级分领域开展“个性问题”靶向整治。
  通过一个一个节点守、一个一个问题抓,“吃公函”“吃老板”、快递收送礼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说唱式”“太极式”“走秀式”干部得以有力整治,坚决斩断“由风及腐”链条。
  站稳立场维护群众利益
  点开鹤壁市山城区“智慧纪检监察”平台,187万条民生资金数据和1.2万余条村级财务公开信息尽在眼前,“四风”问题举报、“三公”经费监管等模块就在手边。“现在村里干了啥,钱花在哪儿,俺都明明白白。”该区石林镇中石林村村民王金习一边浏览平台一边称赞。
  王金习的好心情,源于纪委监委的创新实践。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搬走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
  紧盯乡村振兴领域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肃查处盲目决策、闲置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
  持续开展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选取19个“小切口”分级分类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智慧监督等科技赋能,严肃查处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纠树并举推进常态长效
  “平顶山市原副市长、新华区委原书记安保亮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问题……”今年元旦假期前夕,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再一次在党员干部中引起警醒。
  如今,每逢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节点,“节前教育提醒、节中监督检查、节后问责通报”的“全链条”作风监督,已成为“标配”。
  不只是节日提醒,为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在坚持中深化,在巩固中拓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以点带面,探索建立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联系点制度,遴选3个省辖市和19个县(市、区)作为省级联系点,推动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问题集中整治。
  正反结合,用好用活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红色资源,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共产党员崇高理想追求,抓住正反两方面典型树立鲜明导向,深化榜样引领、以案促改。
  纠树并举,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拓展教育功能、丰富传播手段上持续发力,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
  “‘金色招牌’越擦越亮,作风建设常抓常新。”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永远吹冲锋号,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让现代化建设的征程清风涤荡、正气充盈。(记者 刘勰 通讯员 王健霞 宣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