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巴彦淖尔市境内的河套灌区是我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玉米和葵花是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引黄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周边未利用地建成蓄水池,将黄河水引入池中,依靠重力作用使泥沙等杂质沉淀,实现水沙分离,让黄河水得到初步澄清。经过澄清的黄河水通过加压泵站等设备,被过滤提升压力后输送到田间布设的管网系统,再通过滴头以点滴的方式缓慢、均匀且精准地将水肥施于作物根部土壤。黄河水直滤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用移动式引黄直滤水肥一体机直接从灌溉渠道引黄河水,经过滤装置过滤后直接将水输送到田间布设的管网系统,再通过滴头以点滴的方式缓慢、均匀且精准地将水施于作物根部土壤。该技术模式主要适用于灌溉水中泥沙较多的引黄灌区。 二、整地播种与管道铺设 (一)整地 选地:选择土地平整、耕层土壤含盐量小于0.25%、有机质含量1%以上、肥力中上等、灌排条件好、可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的地块。 整地:施用腐熟农家肥3000~3500千克/亩,先撒肥后耕翻,深度30厘米以上,耕后碎土耙平镇压。 (二)播种 选择通过国家或内蒙古自治区审定或引种备案的紧凑、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适时播种。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联合作业播种机一次完成施肥、铺管、播种、喷药、覆膜、覆土、镇压作业。播种深度3~5厘米,基肥施于10~12厘米处。 (三)播种密度 宽窄行种植,宽行70厘米,窄行35~40厘米,株距14~21厘米,种植密度5500~7500株/亩。 (四)地膜与滴灌带选择 普通聚乙烯地膜厚度0.01毫米以上,宽90厘米,有条件的可选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滴灌带滴头出水量2~3升/时,滴头距离20~30厘米,滴灌带铺设长度一般为60~70米。 (五)黄河水过滤 黄河水通常要进行多级过滤,以清除较大的沙粒、胶泥等杂质。 如采用移动式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可用四分钢管+85目纱网制成地笼作为进水口过滤装置进行初滤,然后采用离心式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的组合对黄河水过滤后进行滴灌。每台设备可控制面积为500~1000亩不等,24小时内最大可实现60~80亩灌溉(浅浇)。 三、水肥管理 (一)施肥管理 基肥可选择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氯化钾及各种复混肥料或配方肥;追肥为易溶于水的尿素、尿素硝铵溶液、磷酸脲、硫酸钾(水溶性)、氯化钾、磷酸二氢钾及水溶性复合肥、液体肥等。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至灌浆期结合灌水追施4次。 (二)灌溉管理 依据作物需水规律,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一般来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作物适宜生长的下限值时,就需要进行灌溉。例如,对于沙壤土,当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5%时,可能就需要灌溉;而对于壤土,下限值在18%左右。在高温、干旱、大风天气,需要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阴雨天气,则可减少或暂停灌溉。 定期对引黄澄清后的水质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酸碱度(pH)、电导率、悬浮物、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若水质检测不符合国家标准,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pH过高或过低,可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进行调节;对于悬浮物超标,可增加过滤设备或强化过滤工艺;对于含有有害微生物的水,可采用紫外线消毒、加氯消毒等方法进行处理。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尿素或含氮水溶性肥料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按3∶5∶1∶1比例分4次施用,每次可加磷酸二氢钾1千克,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随灌水滴施。 生育期滴灌次数和灌水量根据地块情况而定,保水保肥差的地块一般滴灌9次,每次灌溉量20~35米³/亩;保水保肥好的地块一般滴灌8次,每次灌溉量15~30米³/亩。 四、配套措施 高效除草:扇形喷头+助剂+100克/亩烟嘧磺隆・莠去津+8克/亩新型除草剂苯唑草酮,有条件的可结合机械耘地除草。 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时防治红蜘蛛、蚜虫、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虫害,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重点防治玉米螟和大斑病。 五、应用案例 在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大有公社项目区实施4390亩,由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经营,配套建设1座蓄水池,池深2.5米,蓄水量约17.01万米³,占地面积114亩,满足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项目建设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借助灌溉系统根据作物生育时期具体要求,实现水、肥精准供给,养分均匀吸收,具有省时省工、省地节能、节水节肥、增产增收的效果。据测算,使用该技术比渠灌提高玉米、葵花产量28%左右,瓜果、蔬菜产量30%左右;节水30%左右,节肥3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