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商报社主管

搜索
乡村振兴科技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素质农民共富新图景

2025-11-11 12:33| 查看: 3206| 评论: 0|来自: 农民日报客户端

       近年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依托农牧业资源,以培育高素质农民破解小农户发展困境,探索出“农民协会搭台、合作社联合社唱戏、社协联动赋能”新模式,高素质农民牵头成立多领域产业协会,以特色产业为抓手构建“协会统筹、联合社运营”机制,破解农业生产、技术、销售难题,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重要支撑。
       建强组织载体筑牢联动根基
       土左旗农业协会是由高素质农民康体俊主动牵头组建,会员以区域内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由种养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29家会员单位及63名会员个人组成,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自治区级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2家,2名会员被聘为呼和浩特市科技特派员,覆盖全旗各乡镇,具备广泛代表性与资源整合能力。
       协会作为具有社会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将农户、基地、企业、市场有机融合,承担政策对接、技术交流、行业自律等职能,形成“上联政府、下联农户、内联产业”的协调枢纽。在此基础上,整合区域内分散合作社成立联合社,实现“协会+联合社+农户”的组织架构全覆盖。通过组织化运作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同时,依托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村社合一”,如和林格尔县台基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六个统一”运营模式,2024年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为社协联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农民协会与联合社的功能互补实现了1+1>2的发展效应。协会侧重统筹协调、技术交流和行业自律,联合社聚焦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利益分配,二者联动既解决了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又破解了经营主体单打独斗的困境,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基层党组织在社协联动模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领办合作社、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和林格尔县台基营村“村社合一 共治共富”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才能凝聚起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高素质农民干事创业提供组织支撑。
       创新盈利模式提升产业效益
       联合社聚焦“四统一”核心举措,实现产业效益最大化。在统一农资采购方面,通过批量集中采购化肥、种苗等生产资料,降低成本15%以上;在统一技术标准方面,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平台,邀请专家制定标准化种植规程,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在统一品牌销售方面,打造“塞外金沙贝”贝贝南瓜、“郝家窑葡萄”等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文旅融合等方式拓宽销路,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其中贝贝南瓜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在统一农机服务方面,联合社整合各类农机具280余台(套),承接土地托管、农机耕作等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超1万亩,仅和林县台基营村合作社就实现亩均增收350元,拓展了多元收益来源。
       联合社盈利模式,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农机服务”整合分散资源,将小农户的“个体劣势”转化为联合社的“规模优势”,有效降低生产与服务成本,破解传统农业“单打独斗”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借社会化服务拓展收益渠道,形成“主业稳、副业兴”的格局。通过系统化创新让产业效益覆盖每一个参与主体。
       深化带农机制促进共同富裕
       构建“土地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免费技术培训”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联合社,享受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台基营村土地流转费从500元/亩涨至1000元/亩,分红从150元/亩涨至260元/亩;联合社优先吸纳入股农户就业,提供种植管理、农机操作、产品加工等岗位,2024年全市社协联动组织累计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1.2万个。
       “土地入股分红+提供就业岗位+免费技术培训”的带农机制,让小农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种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不仅调动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更让高素质农民的技术、资金、市场资源与小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有效结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难题。
       强化政策支撑,优化发展环境
       呼和浩特市农牧局制定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规范提升一批、清理整顿一批、扶持壮大一批、宣传推广一批”的“四个一批”建设,推动联合社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项目;推广“乡村振兴助农贷”,支持联合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机具等申请抵押贷款,解决融资难题。同时,建立产业辅导员队伍,2025年创新选派产业辅导员67人,为社协联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
       政府通过资金支持、金融服务、技术培训、品牌培育等全方位政策扶持,为社协联动模式保驾护航。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四个一批”建设和金融政策创新,推动了联合社规范发展。
       呼和浩特市的实践证明,以高素质农民为核心,以协会和联合社为载体,以社协联动为路径,能够有效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动能,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全国同类地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马晓刚 李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