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宝钧窑艺术总监孙国永(中)正在展示新品《问道》 在河南禹州市神垕镇,钧瓷匠人有近千人,但始终坚持传统煤烧,能烧制出具有原钧瓷二厂老窑、老釉、老型、老味道特色的,既要有敏捷的才思,更要有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在陶瓷界可谓是屈指可数,凤毛麟角。而河南禹州市神垕镇瑰宝钧窑的艺术总监孙国永就是这样的钧瓷大师。 孙国永自幼出生在千年瓷都神垕镇。孩提时的孙国永经常到原钧瓷二厂玩耍,当时该厂烧制的钧瓷颇具特色,声名远扬。他耳濡目染,从小就对原钧瓷二厂的产品特色、器型有所了解,并懂得了不少钧瓷常识。 1986年,刚满18岁的孙国永高中毕业后,进入南大瓷厂,主要学习手拉坯技艺,后转入禹县国营瓷厂工作,从事钧瓷手拉坯和上釉工艺。1988 年,孙国永又到钧瓷二厂,成为拉坯、装窑、加工、成型、烧制等岗位的业务骨干,经过多年的磨炼,他熟练掌握了一整套钧瓷制作烧成技术。 作为钧瓷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原钧瓷二厂的作品在当时代表了钧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47#釉曾是钧瓷二厂的经典釉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风靡一时,声名远播,被众多的工匠所推崇。 当年,原钧瓷二厂采用煤烧工艺,釉料成分天然,技术复杂,其作品造型古朴端庄,釉质玉润,窑变自然,变化丰富,釉色绚丽多彩。所以,原钧瓷二厂的作品凭借“似玉非玉胜似玉”的独特艺术魅力,令人拍案叫绝的釉色变化,得到了专家、学者、钧瓷爱好者的好评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当时二厂烧制的由姚雪垠题词的《寒鸦归林》挂盘,在钧瓷界引起轰动,也奠定了原钧瓷二厂在钧瓷生产中的领先地位。时至今日,原钧瓷二厂的作品更是呈现出一器难求的火爆场面。 怀着对原钧瓷二厂的敬重之情和经典产品的向往之心,2012年,孙国永在原二厂的原址上创建了瑰宝钧窑。建窑之初,孙国永亲力亲为,按照严格的工序要求,不允许有丝毫差错。制作钧瓷时,从进料、配釉、拉坯、素烧到最后的烧制,他更是严苛要求,不敢有丝毫懈怠。装窑时,笼盔与笼盔的间隙、装窑作品的大小配置,他都严格控制。每次烧窑时,孙国永一天到晚不离窑口,观察火情。什么时候添煤,什么时候松火,什么时候大火,什么时候温火,他都严格把控。出窑后,每件作品他都要认真研判,积累经验。 坚守需要勇气,坚守更需要智慧。孙国永以匠心守初心,在坚守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 为了烧制出具有原钧瓷二厂的老味道,孙国永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汲取百家之长,不断创新实践,他多次邀请孔相卿、刘建军等钧瓷行业领军人物为自己指点迷津,倾听他们的建议,不断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 科研之路是枯燥的,也是艰难的。数百次试验,数百次失败,每次开窑,孙国永都是满怀希望却又提心吊胆。虽然每次试验品质量都有所提高,但是离孙国永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还有很大的距离。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都是陪着窑炉的熊熊烈火度过,直累得精疲力竭,为了烧制出他心仪的原汁原味的钧瓷二厂地“味”道,他立即振作起来,继续投入到他为之钟爱的钧瓷试验中去。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孙国永通过持之一恒的潜心钻研,拉坯、造型、施釉和煤烧技艺日渐成熟,先后创作出一批难度大、品位高、新颖别致的钧瓷造型,为丰富钧瓷造型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孙国永烧制的钧瓷就因釉厚肥润、玉质感强而受到业界的关注。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张玉骉先生评价他的作品:器物造型简约大气,线条洗练,釉色饱满;钧瓷大师孔相卿、刘建军、李建峰、尹建中、张建召、周松建等,都对孙国永的作品赞不绝口,说他把“钧瓷的味道烧到家了”。尤其是他烧制的《荷口洗》,将钧瓷的韵味达到了极致。 特别是取名为《天泉》的作品,釉色玉润,盘中隐约可见“圣”、“寿”二字。更难能可贵的是,平视这件作品,仿佛洗中盛满了水一样。“看似有水实无水,亦真亦幻谜中谜。圣寿二字水底隐,疑有天泉洗中溢。” 多年来,孙国永大师的钧瓷作品,传统器型居多,全部煤烧而成,在传统器型的手拉坯成型中,他深谙线条对器型观感的微妙影响,对线条的处理,无论丰盈或纤细,粗狂或秀丽,都能精准地把控力度,完美呈现线条曲率,展现器型的简约雅致和古典之美。 孙国永的作品观其型,胎厚细密,工艺精湛,造型端庄别致,构思新颖,形态优美,彰显出孙国永高超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看其质,釉质浑厚透活,流动感强,古朴典雅,釉色晶莹 ,玉质感强,窑变自然丰富,色彩瑰丽。加上窑变的鬼斧神工和浑然天成之美,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他出神入化的手工成型和烧制技艺,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辛勤的汗水赢来丰硕的成果。孙国永也先后被评为中国陶瓷工艺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许昌市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荣誉称号;2020年,他被国家人力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陶瓷产品设计师、高级技师;2022年瑰宝钧窑被认定为许昌市老字号。有四件作品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2013年,孙国永的作品《鹅颈瓶》受到了国家高层政要的高度赞誉。他创作的《荷口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在历届河南省钧窑艺术创新大赛中,《荷口双龙尊》等多件作品荣获金奖。 2014年他的作品《荷口双龙尊》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 2015 年以来有十多件作品获得省级以上大赛奖项。 尽管取得了令人羡慕的业绩,虽有40多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种大奖,但孙国永并不满足。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虽然被社会各界和藏家认可,但要达到二厂钧瓷的神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期待自己的“瑰宝”钧瓷能像原钧瓷二厂的作品一样经典,期待“瑰宝”钧瓷成为专家学者和藏家心中的“瑰宝”。 山不却垒土之功,故能成其高;海不避涓涓细流,故能成其大。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一步登天的神话,有的只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只要方向足够明确、信念足够坚定,你就会距离梦想越来越近。 |